01
内地家长:拼命鸡孩子
香港家长:努力鸡自己
● 内地升学模式:由成绩高低做主导,国际学校也是以笔试(机测)的成绩做最主要的招生参考指标。
● 香港的直资、国际学校:看重学生的面试成绩,也很重视家长的面试,主要体现在低龄段。
香港名校会挑选那些与自己志同道合,理念一致的家庭。
选学校是个相互的过程,香港家长在考察学校的同时,学校也在考察他们。
学校对孩子的考察虽有标准,但对父母的考察尽善尽美者最佳。背景好,父母有教育意识,支持学校理念、配合学校工作的家庭,更容易获得学校青睐。
02
内地家长:自以为港校随便就能上
香港家长:让孩子赢在子宫里
可实际上,名校的门槛并没降低。
普通人去香港求学并不容易。
①排队领申请表
很多内地家庭咨询的香港直资、国际名校,通常会提前1-2年招生。一般8、9月份是香港学校申请下一学年学位的旺季。且有的学校不能网上报名,需要家长到校门排队领取申请表。
②英文弱势问题不可忽视
有人觉得香港奉行“两文三语”的教育环境,但实际上很多学校英文授课占比达到90%。而内地赴港读书的孩子,绝大部分都输在英文。对于名校而言,英语母语级别的学生一抓一大把。
内地精英家庭孩子的履历一份比一份漂亮出色。每次申请季都是一群“神仙孩子在打架”。
所以,千万别觉得送孩子去香港读书是一件容易的事情!
赴港求学的“入门券”是具有合法的长期逗留权,因此很多家庭通过办理香港身份来获取这张“入门券”。
03
内地家长:要求孩子拔尖
香港家长:能帮孩子兜底
即使是“双减”也浇不灭内地家长的焦虑。怕孩子“输在起跑线”、“比不上周围的人”、“跟不上进度”,一味要求孩子拔尖。
但香港家长的思维,是要帮孩子兜底。
来看一看香港家长给孩子规划的升学路线:
● 中学目标:直资中学
以DSE方向为主,但能接触到AL、IB等国际课程体系。
后期根据孩子的意愿选择是否参加国际考试,直资名校同时参加DSE和国际考试的学生并不少。
● 大学目标:香港或英国
主要目标是港八大,最好能进港四大。如果孩子更倾向留学,则以G5做主要目标。
● 兜底:复读、副学士或内地高校
万一孩子的学习没有预期顺利,最终大考与理想差距很远,首要考虑的是复读(DSE成绩保留2年)或直接申请副学士。
再差的结果,也可以以DSE成绩申请内地高校做保底。
● 移民:利用英国、加拿大的港人优势
以孩子的教育为主,如果有移民移居需求的首要考虑英国、加拿大等对港人有福利政策的国家。
可见,香港身份有着“教育保底”的作用,为孩子的学业提供多条路径的选择。
内地家庭兴起“用香港身份规划教育”的风气可能只在这几年,但香港本地家庭一直都在合理利用身份优势为孩子“兜底”。
1、本港升学:
香港的大学,国际认可度更高,香港居民身份 (无须永久居民) 对比非港籍身份,大学联招录取比例更多(80%),同时学费更低廉(港大针对内地生的学费约164000港币/年,香港本地学生则为42100港币/年)。
若有意让小朋友在香港读书,香港无中考分流,直升高中,15年义务免费教育及学生津贴 (非永居同等享受)。
2、海外升学:
全球超过300间高等院校承认香港DSE成绩,其中包含牛津、剑桥等全球一流高等学府。并且被海外名校录取,港府有补贴及奖金。
3、内地升学:
持永居+回乡证,可参加华侨生联考 (并且港籍学生的奖学金获得比例不低于30%)、凭DSE的成绩入读国内的132所大学,录取分数和难度也是会降低许多。
加专业顾问微信:LESI012,上车香港身份!
免费领取香港优才、香港专才、香港高才、香港进修移民四大项目详细资料
(加时备注:网站)